第1章 黎重和重黎(1/2)
庄周梦蝶的故事,大部分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事件的当事人黎重来说,相信这绝对称不上什么好的体验。
一觉醒来,恍如隔世,在睁眼的那一瞬间,各种乱七八糟的记忆蜂拥而至,差点儿挤爆了整个大脑皮层,让人恍恍惚惚,分不清楚梦境与现实。
恰巧印证了那句老话,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各种杯具。
黎重出生在一个武学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在现代科学快速发展,高科技武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这么说或许不太准确,但事实确实如此。
黎家祖上世代都是押送货物,往来天下的镖师,仗剑走天涯,快意恩仇,刀口舔血,以黎氏宗族子弟们组成的镖局,历经百年的世事浮沉,屹立不倒,在南方诸省市,颇负盛名,直到后来机械工业的兴盛,笑傲了上千年的冷兵器逐渐没落,最后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即便是在枪炮炸药横行的军工年代,黎氏宗族子弟们依然保持了自小习武的传统。
习武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上下嘴皮子一碰,但实际操作起来,全是流血流汗的苦功夫,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但若是坚持到最后的,必然能成为一代武学大家。就拿黎重的爷爷,黎家的老太爷来说吧,三岁开始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数十年间未曾中断,直到现在将近九十岁高龄了,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黎重最佩服自家爷爷的,就是老爷子终生以武为痴,心无旁骛,不为外物所动,虔心钻研,几十年的功夫积累下来,不仅仅是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就连拳法也能打得虎虎生风。
黎重小时候最大的爱好便是搬跟小凳子乖巧地坐在院子里,观看爷爷指导他哥哥武艺,虽然这样的场面和机会屈指可数,但却弥足珍贵。
没错,黎重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亲兄弟,同父同母,如假包换的那种。
说起他的哥哥黎单,还有一段不得不为外人道的渊源。
与武学大家黎老太爷不同,黎重的父亲是典型的文人心性,相比于舞刀弄棒,打打杀杀,更喜欢舞文弄墨,吟风咏月,他脑子灵光,书读得也好,是整个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黎重的母亲更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当年,黎爸爸和黎妈妈可是整个大学里有名的金童玉女,郎才女貌,两人本就是同班同学,再加上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大学毕业之后毫无意外地双双进入了国字头的科学研究院,为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复兴添砖加瓦,夫唱妇随,羡煞旁人。
可黎老太爷却一点儿都不觉得欣慰,他还等着这个唯一的儿子继承家业呢,不说将自己的一身武学发扬光大,但至少也不能让自己几十年的武学造诣后继无人吧,他曾经对这个唯一的儿子寄予了多大的期望,如今就有多大的无奈。因此,对于儿子弃武从文,招呼都不打就擅作主张进了研究所一事,黎老太爷怒不可遏,气得吹胡子瞪眼,差点儿没直接跟这个不孝子断绝父子关系。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搞科学研究的黎爸爸和黎妈妈常年泡在研究室里,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回家探望老人的时间,也自然不会有跟黎老太爷断绝父子关系的闲工夫。这时候,黎单的出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黎老太爷和黎爸爸的父子关系。
或许是天可见怜,不忍看黎老太爷的一身好武艺就此失传,黎单及时来到了黎老太爷的身边。遗传学这东西其实真的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明白,黎单确实是一块习武的好材料,根骨奇佳,而且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忍耐力极强,不怕苦,也肯吃苦,黎老太爷自然是十分欢喜,再加上本来就是自家孙子,教授起来更是不会私藏,从最初的基本功开始,一招一式,黎老太爷都言传身教,耐心指导,将一生所学倾囊相授。
说是名师出高徒也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也罢,黎单学得很快,很多兵器一上手之后都能自己揣摩攻击和防御的套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黎老太爷倍感欣慰,觉得自己总算没有愧对黎家的列祖列宗。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黎单身体素质实在是太好了,根据相对论和能量守恒的原理,四肢发达的黎单注定了头脑简单,而且是简单到黎爸爸和黎妈妈都痛心疾首,作为那个时代有名的高知分子,他们简直恨不得当自己从来没生过这个不争气的一个儿子,那学习成绩,说出去都嫌丢人。
黎单没有重走自己父母亲的老路,他直接参军去了军队,凭借自己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武学造诣,从普通士兵一路做到了上尉军官,后来又被征召去了特殊部队,参与的都是些保密级别很高的危险任务,这或许就是黎家人的宿命,先祖们在做镖师的时候,从事的就是刀口舔血的工作,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现在黎单升了军官,也没能摆脱这种在生死线边缘摸爬滚打,艰难求生的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