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赚大了的智瑶(2/2)
“吴越争锋之象已显,楚、齐或可喘息,晋则事多矣。”孔子说道。
晋国远在中原,吴国则是位处东南,两国并不接壤,晋国的事怎么就多啦
说起来的话,吴国的崛起过程中晋国可为功不可没,老智家也没有少出力。
大约六十年前,智瑩首先提出壮大吴国的建议,为的是让吴国能在东南牵制楚国,帮晋国获取霸权。
晋国一再派出贵族前往吴国教导其知识,有那么点要将蒙昧的吴国拉进文化圈的意思。
时值吴国一再败给楚国,甚至还发生了几年内三代吴君战死在与楚军交锋的战场上,一名从楚国逃亡到晋国的贵族……也就是申公巫臣为了吴国的存续出了大力气。
现在好啦!吴国到了夫差当家作主就忘记了晋国曾经的恩惠,他们连续击败了楚国,兼并好多个国家觉得自己变得相当牛逼,一再入侵越国的同时,隔空对晋国喊话要约架来决定谁才是真正的世界霸主。
智瑶示意二十来名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学伴仔细听。
年龄太小的学伴没来,原因是年纪小根本听不懂那些,极可能还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
这一批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就是智瑶想要培养的其中一批人,近日来一再跟随智瑶听老子和孔子讲课。
认知天下局势是一种非常高端的课堂,别说是在公元前501年了,哪怕是到了现代也是亦然,对于注定会掌握权势的人可以说是必修之课。
孔子对智瑶带那么多人来听讲没有半点排斥,相反还感到非常快乐。
他就是这么一位好为人师的性格,每到一个地方就很喜欢讲学,一般是讲“礼”的相关,今天谈天下局势还是智瑶强烈要求的。
了解天下局势能开阔眼界,格局大了在思考一些事情上思维空间自然也就更广。
知晓都有哪些名人,他们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自己碰到了相同的事情在做出抉择时也就会有参考的对象。
一群少年听得很专注。他们……或者说算上智瑶,听孔子的讲学算是弟子了吗愿意就是,不愿意可以不是。
孔子随行中就有自己的子弟,有一名叫仲由的人偶尔也讲关于军事的学问,还有一名叫端木赐的人也会讲商贾的事。
一开始听仲由和端木赐的名字,智瑶其实并不认识,后来挺他们互相以“字”称呼,才知道仲由是子路,端木赐是子贡。
没办法,历史名人在史书或其它一些著作的称呼也许跟本名不一致,尤其在春秋这个有姓、氏、名、号的时代,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称呼起来都不一样。
孔子怎么会任由子路和子贡讲学,讲的还是军事和商贾之事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孔子从不制止自己的弟子有属于自己的偏科,不要乱曲解“礼”、“仁”、“义”等等孔子亲自教导的相关学问就好了。
智瑶很馋子路,问道:“季路可愿留晋,为我‘家大夫’”
这个“家大夫”就是家臣。
子路能看出智瑶很馋自己,想都没想就拒绝道:“我只愿侍奉‘师’孔左右。”
春秋嘛,能当老师的人都无比牛逼,并且还十分受天下人的尊重。
子路称呼控制为“师孔”没毛病,还是该有的尊称。
智瑶又找了个机会去问子贡相同的问题。
子贡很直接地说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好!
留不下一个军事大能能留下一个经商奇才也是赚啊!
智瑶不知道的是子贡不止对经商很擅长,其实在政治上也是一位大能。
所以,智瑶何止是赚,能长留子贡为自己效力绝对是大赚特赚!!!
后面得知子贡要留在晋国当智氏家臣的孔子也很高兴。
孔子想道:“我回去正好要办大事,有赐在晋仕智氏,得以予我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