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考核(2/2)
如今,物资困难时期确实过去了,要说敞开肚皮吃饭,很多在岗的工人家庭都能做到,但是,并不是每个工人都在岗的。国企围墙内的改革梦想正在逐步破灭。武汉邀请了德国的老专家,河北诞生〖中〗国自己的改革家,然而,这些企业的辉煌持续了没几年,随着90年代的到来,一一落幕,如包产到户的结果一样,能温饱而不能致富。并随着其他人的富裕而日显贫穷。最终。曾经辉煌的企业奄奄一息,连中兴之志都没有的企业,停产待产的不在少数。最迟到1992年。那些中小型国企中的政治明星,都会陷入各种破产甩卖的旋窝,来应聘的工人。免不了有受到牵连的。
吃完早餐,稍歇片刻,就有工作人员领着大家去答题,和学校里的考试差不多,每人一张卷子,两张草稿纸和一支笔。题目共有10题,正是把报纸上的题目扩展了两倍,类型难度相似。
考试时间只有60分钟,监考老师不停的报时。弄的人心绪不宁。
冯伟勉强完成了答卷,外面的号子声就响了。一个浓黑眉毛的供热没有完成,抱着试卷狂写,监考老师掏出印章,并警告:“再不交卷,我就盖印了。”
浓黑眉毛的工人只好交卷,出门后才不满的说:“一点情面都不给的公司。去了也是被剥削。”
冯伟正好听见,嘘声道:“你是来旅游的啊,不想被剥削还抓着卷子不放,你就该把卷子撕了。”
众人一阵哄笑,赵勇不屑的道:“都什么年代了还剥削。国企就不上缴利润了你要是能给我300块一个月。我就给你剥削。”
“你就知道一定300块了这些私企老板,给钱抠门。扣钱爽快。在我们厂,主任要是敢扣我一块钱试试,我不骂碎了他。得,爷不伺候了。”浓眉毛的工人就做出了5道题,一道还没写完,自知通过不了的他一甩手就走了。
工人们看着他的背影一阵嘲笑。90年的国企不比80年了,人们不再羞于谈钱,做厂混子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得意的事了。
一会儿,大华人事部通知去做测试,大家又坐上了通勤车去新建的厂〖房〗中做测试。
到了地方才看见,里面全是一排排的钢木制的钳台,每台钳工台上卡着3个老虎钳,看起来还是崭新的。
“全是钳工。”冯伟一下子明白了,怪不得第一批是自己和赵勇,他们两个都是钳工。
陈祖年、苏城以及几名摄影记者站在车间的一角。在同类车间中,钳工车间的要求是最低的,钳工的工作要求也是最低的,因此最先建的就是钳工车间。与之相反,越先进的机械厂,对钳工的要求就越高。装配设备需要钳工,划线维修也少不了钳工,有些部件,只有钳工才能加工。
理论上,钳工能加工出任何的机械件,因为人手是最先进的机器,配合适当的工具,比任何机器都先进,在工厂,钳工补充了机械的不足,做机器不能做的事。假如有一天,机器人统治地球的时代来临了,它们首先得有能力取代钳工。
而在化工基地的建设中,钳工也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罐子和联接件,都需要钳工来安装,维护时更少不了他们。因此,在不生产甲醇设备的情况下,大华石化首先需要的就是钳工。
陈祖年做了多年的厂长,很在乎这个培训基地,主动请缨做了主考官,看人都到齐了,就扬声道:“大家自己找地方吧,我说一下,你们今天是来参加钳工考核的,想要同时定级的,之前都登记过了,请各位好好表现。另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大华招人,并不是只看钳工水平的,当然,你要是有五级钳工的水平,通过定级我们就直接收了,四级钳工也差不多就合格了。达不到没关系,我们的考官还会看你们的潜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华有自己的培训基地了,凡是大华的员工,以后都会在培训基地里进修,继续成长,并陆续进行强化培训,四级工,五级工,甚至到八级工都有可能。比如钳工类的八级工,大华实业就有近10人,他们以后都会来给你们上课的。”
“能拜八级工做师傅他们收几个人”赵勇的眼睛都亮了。他们红星厂当年是兵器部大厂的时候,也没有一名八级工,遇到解决不了的事的时候,有时候就要去求人,他不止一次见到八级工的派头,他们副厅级的工厂,普通的副厂长去了,根本请不动,就连八级工的徒弟也是全厂的宝贝,车间主任要安排工作了,只能商量不能命令,反过来被命令的也有,某些主任心理脆弱受不了,自请去当普通工人的有,惩罚高工的绝无仅有。
国企工厂,刚进厂的工人都要做学徒工,三年后才能拿正式工的钱粮。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比较细致,往往能教出出类拔萃的技工。但是,一名师傅能带的人数也有限,通常都是两三个,超过五个的就很少了。
做八级工的徒弟,无论技术还是地位都有保障,自然是工人追逐的目标。
陈祖年早知会有此问,呵呵笑了两声,道:“我们的培训基地,不再拜师父,高级技师和老师一样,主要进行课堂上的指导。你们放心,经过改良以后,效果只好不差。”
下面发出低低的讨论声,赵勇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苏城这时候站了出来,微笑道:“各位好,我是大华实业的董事长苏城,欢迎大家参加大华实业的应聘。”
摄影记者们都等累了,冲上来就是一阵狠拍。
苏城笑了一下,继续面对工人,道:“在我们大华实业集团,除了八级工制度以外,我们还会依据具体的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序列,每年设置技能大师和操作大师,给予很高的奖励和薪酬,让技术拔尖的人才,成为企业的明星,并帮助其他工人提高。所以,进入大华实业集团以后,一线成才大有可为。请大家表现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工作。”
这段话,一半是对应聘者说的,一半是对记者说的。
陈祖年暗暗点头,只有真正当过工人的,才能每时每刻的记得,工人不仅仅是一颗螺丝钉,还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不仅需要薪水,他们还需要承认。最近10年,失去薪水的工人很多,失去承认的工人更多。
去掉累赘,扫去心结,抖擞精神,统一思想。两弹一星时代的〖中〗国工人能做到的,90年代的〖中〗国工人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