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血盆大口朝天开(上)(2/2)
西南之地,没什么八旗子弟,最多的还是汉人士绅地主,这些人在赛尚阿的眼里,就是奴才之流,再者说了赛尚阿经略广西,只是暂时的,他的场子在京师和其他富庶的身份,广西大户们的死活,赛尚阿是不会关注的。
杨猛打的就是这张牌,与赛尚阿联手,打压广西的那些士绅大户,这些人都是杨家潜在的对手,尤其是那些有官有钱有地的士绅大户,现如今广西大户们的手里,没什么土地了,但他们对土地的诉求依然存在,等到了太平年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从杨家手里抢地。
与其日后麻烦,杨猛选择了先发制人,在这些人还没有成为自己对手的时候,大批量的剿灭他们,到时候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就是无风无浪的太平世道了。
杨猛和岑毓英在谋算,赛尚阿同样也在谋算,以官产换粮食,这话虽说不错。但报到朝廷成不成。赛尚阿也要和幕僚们商议一下的。
从林则徐到赛尚阿。从去年到今年,太平军搅乱的时间虽说不长,但朝廷的花费却委实不小,几百万两银子打了水漂,发逆却越闹越离谱,起初发逆还是流寇,现在都抢占县城了,再打多久谁也没数儿。但朝廷快没钱了,大多数人都是有数儿的。
道光帝给咸丰帝留下的本就是个烂摊子,各地灾荒需要赈济,各地的匪患需剿灭,这些都是花大钱的营生。
咸丰帝即位之后,这年号也与世道相冲,头一年就广西就闹了发逆,先期派来的干员能吏,全死了,剩了一帮子废物在广西劳民伤财。
维持大军的粮饷。不仅是赛尚阿要关心的,也是朝廷的大老爷们需要关心的。一旦发逆起了势,朝廷有人无钱,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赛尚阿的一众幕僚,也认为以官产换粮食,是个一本万利的营生,官产是广西的官产,是朝廷的官产,如今朝廷拿不出几个大子儿,饷银也是时断时续,加上杨猛派人连夺了赛尚阿两批饷银,现在赛大钦差的腰包可是干净的很。
没钱没粮,军队就要闹事,闹事这还是小的,就怕没了粮饷,带兵的将领们纵兵为祸,发逆本就难对付,一旦出了兵祸,这发逆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
有些事儿,许多人都看的明白,但看的明白归看的明白,想做明白了不容易,杨家出的这个主意,对赛尚阿来说,与救命稻草也不差分毫。
有了粮食,赛尚阿就能抓住军心,有了粮食就有了剿灭发逆的希望,赞同是肯定的,但给朝廷上折子这事儿,却要谨慎一些了。
官产,与赛尚阿没多大关系,但与朝廷的关系就大了,虽说官产的收益,大多被各地的官绅给贪墨了,但官产这玩意儿,依旧是朝廷的家底子。
用官产换粮食,听着合情合理,但做起来可不容易,这对新帝来说,就是败家,就是变卖老祖宗的家产,这事儿不能明说,明说之后,新帝的颜面不好受,但事情总要做的,赛尚阿和一众幕僚,商议了半天,弄出了一个用官产奖励义商的噱头。
广西的商家赠予大军粮草,朝廷用官产来赏赐这些义商,虽说还是在做买卖,但说法就光明正大了,这样也能显示新帝的天恩浩荡不是
明着抢,赛尚阿干了,个直接被杨老三抽了个天旋地转,朝廷的大人物不是不想这么干,那是不敢,发逆如今闹得正凶,现在正是收拢民心的时候,若是对外作战,什么赠予赏赐的,屁都没有,直接开条子就是了。
但现在却是不能用这个法子,一旦朝廷做的过分了,难免这些大户们会资助太平军,内外之别,许多人都分的清楚。
赛尚阿的折子到了京师,也不是没人反对,明眼人到处都是,但朝廷也有朝廷的苦衷,发逆四处流窜的时候,朝廷还能四平八稳,但太平军占了永安性质就不一样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正是朝廷八面漏风的时候,出了一支能攻城拔寨的叛逆,许多人都知道乱世、末世来了。
朝廷可不是满清的朝廷,这朝廷是读书人的朝廷,朝廷倒了受害遭灾的不止是满人,更多的却是汉人士绅,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无论是满臣还是汉员,都有了同仇敌忾之心,官产是朝廷的,利益是自己的,这事儿该如何抉择,很明白!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处置官产,涉及到的利益同样不少,但朝廷大员和地方官员,还是有区别的,朝廷大员的利益虽说在地方,但广西这地界,也属于边荒,没多少大员的利益在这边,两广地方官员们的利益,就被朝廷的大员们给自动的忽略了。
为了方便赛尚阿办事儿,也为了剿灭发逆,朝廷给了赛尚阿一道处理官产的谕令,同时也给了赛尚阿一道,处理地方二三品大员的口谕。
朝廷与地方,也不是一团和气,若在平时,朝廷拿着有些地方大员也是无计可施的,但广西不同,赛尚阿手握十万大军的兵权,扫一扫地方官员的实力,也是朝廷的打算。
奏折与圣谕前后都是八百里加急,军务要紧,这一官产换粮的事儿,只用了半月时间,就定了下来,两广官署,对此也没什么声响,如今正是三瞪眼的时候,就是心里气儿不顺,现在也不是发难的时候。
这个时候,诟病赛尚阿,就跟勾结发逆没多大区别,官员们都精明很,没几个人对此事提出异议,那些有异议的,只能被忽略,或是被下狱了。
有了正理八经的圣谕,赛尚阿也乐坏了,没想到京师的那帮人这么给面子,有了这道圣谕,那就是金银滚滚来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