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领主 > 第110章:情况略显诡异

第110章:情况略显诡异(1/2)

目录

兮兮秋风的吹拂之下,晋国的“下军”和“中军”拔营离开“交刚”,一支向南,一支向北,踏上了各自的征途。

因为程滑有意透露的关系,吕武知道了一些情报。

他们过了大河就会被拆分,每一个“师”自己单独对白翟发起攻击行动,不是一整个“军”一直凑在一块。

如果战事顺利的话,晋军还会再次进行拆分,以“旅”为单位四散而开,针对白翟进行地毯式的扫荡。

吕武走了一段距离,发现“下军”的行军路线自己很熟。

那就是他们上次的撤退路线!

没过大河之前,不存在什么危险性。

大河东岸的狄人平时并不渡河。

而这个并不是单纯地惧怕晋国,只因为狄人也分为很多支。

大河西岸的狄人皆是白狄。

大河东岸的敌人则是有白狄也有赤狄,只是赤狄基本上被晋国打残了。

他们要是进入对方的场地等于是在抢牧场,也会爆发战争的。

目前的赤狄与各种戎人进行混居,外人其实很难分辨他们的民族成分。

“下军”是从一处浅滩来到大河东岸,一路上并没有遭遇任何的敌军,甚至连部落都没找到一个。

霍迁笑嘻嘻地说:“此皆为我等之功。”

好像……,还真的是!

他们上一次深入胡人地盘,一阵烧杀抢掠不说,消灭了不少胡人的武装力量,又迫使胡人的部落向更北的区域迁徙,导致大河东岸的胡人部落都迁徙走了。

吕武不得不想道:“要是上报的话,能被当成功劳吗?”

来到大河的西岸,晋军深入十里之后开始进行分队。

作为“下军”军将的韩厥,他亲自统率两个“师”行走直线。

吕武所在的这个“师”被委派了向西北的路线。

另外两个“师”则是向南而去。

等于说一个军团的五个“师”原本是捏成了拳头,变成了五指伸张出去的姿态。

吕武上一次就沿着大河的河滩撤退,向北上百里的地图已经点“亮”了。

只是,那么久的时间过去,地形改变也不会太大,但无法预测是不是有部落在放牧中迁徙过来。

一个“师”向西行军十五里,停驻在一个山脚下休息。

程滑按照惯例召集麾下的五名旅帅。

“此地往前皆为高坡,树木密集,山涧交错。”吕武正在充当参谋角色,没有地图只能进行口述,说道:“若有敌必在山间平野,难以悄声无息侵入。”

其实这里就是现代的陕西了。

只是目前水土流失属于不存在,并不是光秃秃的黄土高坡。

甚至,一眼看去到处充满植物,一些深山中多的是需要几人怀抱才能合拢的参天大树。

要是在现代去过陕西,穿越过来再来看,真的能体会到什么叫时过境迁。

“山涧交错?”程滑觉得自己有些听不懂,问道:“山中有原,其间多存部落栖息?”

吕武并没有用错词。

山涧指的就是一些有潺潺流水的复杂山地,它们会进行汇流,形成山地内的一种溪流。

而有山涧就有山,有水源就能栖息。

这边也不全是山地,一些山地会包起了某块区域,使其形成盆地平原或幽长山谷。

没有被破坏式的开发,以放牧和采集为主业的胡人,他们能放过这种物产丰富的宝地吗?

听吕武的描述,程滑的脸色越来越发木,其余的几名旅帅脸色则是很不好看。

说白了,他们真的不是要到一处旷阔无边的平原上寻找敌人,地形方面与晋国国内的区别并不是太大,有区别的是他们不熟悉这里。

山体密集的区域非常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也就能证明韩厥为什么会拆分兵力,又吩咐那些“帅”说还能再次进一步拆分部队。

因为对地形不熟悉,程滑需要等派出去侦查的人手回来,才能下达新的命令。

一个“师”的战兵再加上辅兵,将近两万人,挤在距离大河二十里多处,有些营地都需要驻扎在小山坡上。

这样一待就是四天。

程滑归纳了侦查人手的情报,包括地形的描述,以及发现的一些狄人部落栖息地。

他再一次召集五名旅帅,简单地介绍情况,用着木木的表情说道:“此间三十里狄人甚寡,多为老弱妇孺。”

其余的旅帅露出了喜色,吕武却是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有发现部落,可是里面的青壮不多?

这就只有一个解释!

他们的青壮被集中起来,可能是早已经开拔前往某处,也不排除藏在附近的哪里。

黄召难掩兴奋地说:“此为胡,非列国也!”

那是不是不用宣战,趁着他们内部空虚,进去杀一圈、烧一把、劫一波?

程滑依然是那种木木的表情,用眼睛扫视众人,特别留意吕武是个什么表情。

杨度问道:“三十里内无敌踪?”

这个很不对劲。

白翟不是响应了秦国的邀请,跟晋国已经实际上出于交战状态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