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青春 > 美国农场 > 第425节 呵...男人

第425节 呵...男人(1/2)

目录

米拉.乔波维奇离开,客厅内顿时一静,齐齐看向张一。

“小伙子这里都是尼可的阿姨和叔叔,介绍一下自己和我们家尼可是怎么认识的?”叶莲娜·巴别卡好奇问。

还好女主人会说英语,不用米拉.乔波维奇在中间充当翻译。

张一实在是不善长说慌,中间多一个翻译,更难沟通。

遵从内心回答,张一喜欢热情似火、开郎乐观的尼可,当然也馋她的身子。

但张一给不了尼可、女人都在意的名份。

斟酌两秒,张一道:“我和尼可是同事,这次出差乌克兰,路过尼可的家乡,自然要来看看叔叔和阿姨。”

“原来是这样,尼可在西雅图工作,有几年没有回来了,她还好吗?”说到这里,叶莲娜·巴别卡流露出思念表情。

“是的,她过的还不错,并且很想念你们。”

提到女儿,叶莲娜·巴别卡眼角眨红。

“我的女儿喜欢你吗?”尼可的父亲阿雷克西·查多夫直言问。

“这…”张一语塞,喜欢吗?应该吧?有那么两三次亲密接触,虽然没有那啥,如果张一想要,尼可应不会拒绝。

“是的,我想她喜欢我。”

反正吹牛不要钱,也不可能当面对质,可以说大话。

闻言,夫妻两人齐齐叹了口气,虽然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没想到这么快,女儿就长大了。

两人无尽绸怅。

气氛有些伤感,这时亲友插话道,“这是好事情啊,尼可是大姑娘了,也到了成家时间,再拖下去该轮到你们着急了。”

阿雷克西·查多夫与叶莲娜·巴别卡相视苦笑,只是笑容里夹着无尽的不舍。

张一心里感动,本以为他们上来会问自己工资多少?有房?有车?之类的问题,结果一句没有。

只问尼可是否喜欢自己,女儿喜欢就足够,其它都是次要的。

“为什么尼可没有跟你一起回来?”一个亲戚问。

尼可的母亲叶莲娜·巴别卡介绍道,“这是尼可的小阿姨。”

“你好小阿姨,”张一亲腻称呼,恭敬回道,“她正在酿造新一批次郎姆酒,无法抽身。”

提到酿酒阿雷克西·查多夫来了精神,开心问,“尼可说她是一家大酒厂的首席酿酒师,这是真的吗?”

张一愣了一下,自己的小作坊什么时候变成大酒厂了?

反应过来,配合道,“是的呢,尼可很棒,她的酿酒技术得到老板和市场的认可。”

话锋一转,张一马屁道,“尼可说过,她的酿酒技术、她所会的,皆来自父亲传承。”

果然,这一记马屁拍的阿雷克西·查多夫非常舒服,顿时喜笑颜开。

“尼可从小聪惠,耳听目染之下,我的一点酿酒技术都被她学了去。”

阿雷克西·查多夫的话引起阵阵善意笑声。

“叶莲娜·巴别卡你快去做饭?中午我要跟女婿喝几杯!”阿雷克西·查多夫已经得意忘形。

叶莲娜·巴别卡白了一眼,“我去做饭,谁给你们当翻译?”

“……”阿雷克西·查多夫幸幸一笑,“那我去做饭吧。”

这时小姨和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女人站起来,“还是我们去,你们继续聊天。”

这样最好,张一发现并抓住了阿雷克西·查多夫的软胁,只要从侧面拍他酿酒技术好,就可以把尼可从他手上勿忽悠走。

‘尼可啊尼可,没想到吧,你这么简单就被你老爸给卖了…’张一在心里得意地想。

好话不嫌多,张一又道,“尼可真是一个酿酒的天才啊,她一个人撑起一家大酒厂,从郎姆酒、红酒到水果白兰地,样样精通,非常厉害。”

“而且酿酒厂老板多次提到,想请尼可的老师、也就是您本人出山,对您是相当仰望呢。”

“真的吗?”阿雷克西·查多夫兴奋,表情惊讶,他虽然退体在家,但一颗心还是火热的。

老板就是张一自己,很肯定地点点头。

旋即叶阿雷克西·查多夫又摇头,我不想去给尼可添麻烦,而且我也走不开。

张一这才注意到,客厅里有两个老人,看上去应是阿雷克西·查多夫的父母亲,他们已经高龄。

“没关系,”张一安慰道,“等两年也没关系,我们老板需要您这样的技术人才,甚至可以…为您和叶莲娜·巴别卡女士办理移民。”

最后这句,张一是思考过后承诺的,想推倒人家女儿,当然要让人家团员,张一不仅推倒尼可,还要让她心甘情愿。

目前,因为政策原因,办移民很难!但只要肯砸钱、把上上下下砸一遍,也并不难实现。

不会真有人以为米国清政廉洁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私底下暗喽喽的交易无处不在,比如林奇介绍张一认识的海关官员杰克。

需要通行证,送钱就行,他甚至不看你走私的是什么东西。

实在不行,大不了非法移民,农场那么大,藏几个没有身份的人,比喝水还简单。

“移民?”阿雷克西·查多夫是真惊讶了,试着问:“你和尼可是给同一个老板打工吗?老板为人如何,会不会叼难尼可?”

其他问题张一回答还要过过脑子,这个问题秒答,“老板只责任定目标,酿酒车间内部尼可是最高话事人。”

阿雷克西·查多夫异彩连连,想不到女儿如此本事,而女儿的本事都是从自己这里传承过去的,与荣有焉啊。

叶莲娜·巴别卡也是极开心的,没有什么事情比儿女出息更让父母感到与荣有焉的。

聊到后来,众亲友一起加入话题。

张一馋尼可的身子,绞尽脑汁活跃气氛,一片齐乐融融、欢声笑语。

大约一小时后,小阿姨和另一位妇人做好午餐。

张一没有忘记米拉.乔波维奇,吃饭时把她叫了进来。

生活在农村总有很多亲朋好友,节假日吃饭就会把珍藏的、一年用不了两次的大圆桌拿出来。

尼可的家也是,不同于圆桌,似两块门板,往中间一拼,变成长形方桌,可以围坐很多人。

餐桌上,阿雷克西·查多夫指着乌克兰红汤道,“吃过吗?”

张一拿起汤勺起了一点放在碗里,并尝了一口,评价道,“这是乌克兰红菜汤,尼可做的比这个要甜一点点,她喜欢多一点青豆和瘦肉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