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严伯石初识(2/2)
赵啟之所以怒目虽有京官的傲慢因素,但更多是要在陈侯爷面前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忠诚。既然陈牧已经看到了自己刚才呲出来的白牙,而且喝令自己退后,那么作为鹰犬的作用已经完成,他迅速一缩身,道一声“诺”便退到了陈牧的身后。
严尤作为积年的老郡守,当然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更何况他也只是想给年轻人一个下马威,免得这些嘴上无毛的小子下车伊始乌里哇啦一阵乱指挥,最后一拍屁股走人之后还得他挨个再去擦屎。
对于陈牧的表现,严尤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忤逆之举丝毫不以为意,甚至是隐隐有一种看戏的错觉,好像他就知道自己一定会来这样一手一样。看此人年纪也无非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怎会如此老辣,也不应该有这般城府才对呀。
而且这人对素来骄横的虎贲军校尉也能做到令行禁止,这更是显得异常。事反则必有妖,这个年轻人绝非是表现出来的满脸笑意的和气佬,恐怕是只吃肉不吐骨头的笑面虎。
于是严尤哈哈一笑,声如洪钟道,“侯爷这是哪里话,是下官久居边关,时常不闻圣人之训,逞野蛮人之强,让二位使节见笑了!”
姜果然是老的辣,须臾间,这个老家伙就换了一副面孔。虽说是前倨后恭,但是收发自如,能屈能伸,甚至是连痕迹都不易寻得。这大约也是长期跟这些外族打交道形成的习惯吧,所谓的外交家的风范。
见严尤服软,陈牧自然顺坡赶驴,开怀道:“贺大尹替天子守国门,劳苦功高,当是我等晚辈效仿的楷模,还望前辈不吝赐教才对!”说着他让李亨送上一份见面礼,自然是那洁白如雪的竹纸。
“前辈常年牧马塞外,中原才能得以生息,这等大恩,自是难报万一。晚辈呈上自制纸张若干,将军在磨刀之余,可修封书信到家,便是可抵万金之善举。”
严尤让陈牧的一席话竟说得眼圈有些酸涩,因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当兵吃粮,天经地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把这个当作谋生的手段,哪怕是身死沙场,也权当是运气不好。却从没想过自己的浴血奋战会让置身刀兵之外的国人有感怀之心。更难得的是,这个年轻人居然知道“烽火三月、家书抵金”的道理。
再看这递上来的洁白如羊乳、丝滑如羊绒、单薄如蝉翼的东西,居然是竹子造的纸。用这样的纸写字,恐怕是对这宝物的亵渎吧。不过要是妻儿读上这上面的信文,恐又是另一番感受。真是关心备至,用心良苦。
等等,这纸是自造的?造纸?陈牧陈岩松?严老将军忽然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谁了。不是传言说他资财筑堤,遭到了天子的猜忌,被贬官在家吗?怎么会成了出使东北四国的侯爷了呢?
“阁下...便是那元城县的陈牧陈神医?”严尤竟然有点颤声问道。
“不敢,晚辈正是陈牧,粗懂医理而已。”陈牧谦虚道。
这倒很是出乎陈牧的意料,自己的名声居然已经传到了玄菟郡这样边远之地,这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也不慢嘛。其实陈牧不知道的是,这位严尤将军,不仅仅和陛下是在常安共学,更是开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伙伴,两人都是出生在魏都郡元城县。关于陈牧的事迹,蛰居在元城县的严尤老母倒是在家书上提及过。
陛下年少时,因为父亲王曼早逝,导致家道中落。虽然自己的叔伯一天之内被表弟刘骜连封五侯,但对王莽来说这只是加大了自己与堂兄弟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再无他用。
可是无论少年时的王莽多么穷困潦倒,有个叫严尤的家伙始终不离不弃,他只跟陛下一起玩儿,自己的芋头宁可不吃也要让给王莽。
这种少年时的情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当匈奴人重新举起了放下六十元年的马刀时,严尤不顾自己五十八岁高龄,主动向陛下请缨,来到了这苦寒之地玄菟郡,以自己一己之力对抗蠢蠢欲动的东北四国和虎视眈眈的匈奴人。
这也是他敢藐视任何来自常安的任何一个官员的底气,因为他对陛下的忠心,那是坚如磐石的。
但是,这个叫陈牧的青年,让老将军第一次看走了眼。不过,这次眼拙,让老将军喜出望外,甚至喜笑颜开。因为,他突然发现,这个年轻人,浑身散发出来的自信,已经胜过了很多手握重兵的将军。
老将军仰天长笑,连说了三声好。他已经相信,那个叫高朱蒙的夫余狗贼,他距离“死”字恐怕只有咫尺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