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砸钱扎根(1/2)
第五十八章砸钱扎根
有了一个刘海浪,就有了第二个刘海浪,根据广州的实地调查,杨元良觉得开办一个罐头厂是最实在的东西,这样就能把产能过剩的海鲜和水果运输到北边牟取巨额的差价。
要开办罐头厂没有玻璃陶器和瓷器可以利用,保鲜技术杨元良有,但是这个厂子一时半会的开不起来,要想从广东最快的捞钱方法就是晒海盐。
这个是死罪,杨元良可不敢在广州玩,要是霸占了东南亚或者南沙群岛,杨元良绝对敢这样玩,至于海贸,这里比临安还不如。
毛家,贾家,卫家三大家族把守,杨元良这样一个外乡人,根本在这里不能立足,杨元良也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做海商,茶叶丝绸瓷器这种东西看似赚钱,产业链基本已经被垄断了。
杨元良就是要搞其他人都没有那种东西才行,杨元良搞东西的速度不是这些大家族可以比拟的,在广东呆了三个月之后,杨元良收了九个学生。
这九个学生潜力很高,同时智商也不错,杨元良教导的工业基础知识,他们也能听的进去跟的上节奏。
他们上课和那些听大课的学生不一样,早上的时候杨元良会给他们单独讲课,杨元良这样一讲课,那些大家族的人不愿意。
杨元良可是才名在外,早上关起门来上课谁知道讲的什么东西,这些人就怂恿贾友亮,让贾友亮帮忙,把自己家的孩子给弄进去。
杨元良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十分的给贾友亮面子,五十两银子一个月,爱学不学,这回轮到那些大家族的人肉疼了。
不过也有聪明的人,让孩子下午来上课,希望被杨元良选中,就这样杨元良的小班中,现在有二十多个人。
杨元良现在学聪明了,让这些孩子轮流,和自己穿插,一天一次的在下午的大班讲课,讲的就是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有就是简单的启蒙文字。
一般常用字有三千多个,用于交流的字学会三百也就无所谓了,杨元良需要的是听话的实干人才,大班里面几乎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也没有人在乎这些。
杨元良花钱包下了一个木匠铺和一个铁匠铺,专门制作授课模型,给这些孩子更好的讲解机械的原理。
同时还用元首的那一套给孩子们洗脑,现在凡是小班的孩子见到杨元良,都会把右手伸直高叫一声老师好。
这种方法可是立杆见影,自从杨元良在小班学生中指派了班长,学习委员之后,整个小班准军事化管理,差不多和纳粹一样了,等级森严。
杨元良选中的孩子抱成一团,优越感特别的高,他们自然认为自己骨骼精奇是一个可造之材,第二类就是大家族中被杨元良点名表扬的孩子,这些孩子认为,我出生好,骨骼也惊奇。
最后一种就是那种大家族送来,听不懂课的人面,这种孩子被别人排挤,要是以前杨元良绝对的会耐心教导,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群孩子的爹妈把他们送来受罪,怪不得杨元良。
这天杨元良要去办一件大事情,这个大事情就是购买工人,经过几个月的沉淀,杨元良决定再广州城的郊外,开办一个橡胶厂,自己当厂长,雇佣一些人当工人。
这个橡胶厂出产的产品,不对外销售,工人也不对外招收,一律购买,大辰皇朝因为杨元良的一本《红楼梦》对人口买卖是深恶痛绝,所以现在购买人口十分的困难。
有些人牙子就变相的买卖人口,让这些人签订长工契约,也就是说,签订一个五十年的契约,也就算是卖身了。
关键是这个时代平均年纪差不多只有五十岁,杨元良准备好了这一切之后,广州的知州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消息,把杨元良给叫了过去。
这个知州五十多岁了,权利很大,姓卢是安徽人,在广州这里当官也有很多年了,这个知州把杨元良叫过去之后,先是扯淡了一番,然后切入正题。
“杨元良,你这个工厂能赚多少钱我可是听说了,你的肥皂厂日进斗金啊!”这个孟知州以为杨元良还要再开肥皂厂,想要从里面分一杯。
杨元良也不和他打哈哈:“这个厂子叫做橡胶厂,前几年可能不赚钱,以后大把大把的赚钱,绝对不会比我的肥皂厂要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