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称量英雄(1/2)
“莫须有”三字在唐朝没那么出名,字里面并没有掺着忠臣的血,可字面上的意思曹余却听懂了。,
“人证物证俱在,何谓‘莫须有’”曹余阴沉着脸问道。
“曹刺史所说的人证,是指那位苦主的爹娘,还是这些看热闹的百姓”李素态度很客气,只是眼神带着几分讥诮:“总不能看到一场热闹便成人证了吧下官以为,世上的公道可不是看热闹看来的,曹刺史觉得呢”
曹余深吸一口气,努力克制怒意。
他确实不欢迎李素,西州这块地面上,曹余是说一不二的刺史,他是整个西州的首官,西州离长安数千里,可谓天高皇帝远,朝廷政令能不能在西州推行,要看他曹余的心情。
可是如今却不一样了,因为西州来了一位新的别驾,由长安的皇帝陛下亲旨任命的别驾,这等于在曹余的眼里插了一根钉子,有了李素的存在,曹余行事便不得不顾忌,西州官场的上下官员和武将也不得不顾忌。
曹余最初对李素还是很客气的,因为他心怀敬畏,或者说他心虚,他不知道李素有否带来皇帝的密旨,不知道远在长安的皇帝陛下是否对他这几年西州任上的所作所为有所察觉,李素初来西州时,曹余确实有点惴惴不安,他担心李素到西州后第一件事便是拿出皇帝陛下的圣旨,然后把他拿入长安待审。
然而李素却并无任何表示,他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出身富贵的世家子弟出来游玩的态度,非常的懒散悠闲,更何况李素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郎,恬着一张嫩脸每天无所事事地在城里闲逛,甚至还打算划一块空地建宅。
曹余和西州诸官员惴惴不安地观察了几天后。终于发现……这家伙简直就是黔驴技穷里的那只黔驴,根本不带任何放大招的属性,叫几嗓子,踹几脚,除此无他。
于是曹余和西州的官员们放心了,渐渐的。李素在众人心中已不太具备多少威胁性了。
可是,不具威胁性的李素,仍是众人的眼中钉,因为李素是外来的,要在西州长驻下去,而且他又是能与皇帝陛下直接联系的人,或许李素这个人并不具威胁,可李素的身份和来历却仍有威胁。
西州这块地面的水,实在太浑浊了。它的浑浊不仅仅是因为官府对百姓的欺凌和征收重税,还有更见不得光的东西,如果李素一直在西州任职的话,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迟早会被他发现,作为皇帝亲旨任命的西州别驾,当他发现了这些东西后,怎么可能不会向皇帝陛下秘密奏报那时惹得皇帝龙颜大怒,西州便是包括刺史曹余在内众多官员的葬身之地了。
就在李素整日领着王桩郑小楼在城里晃悠闲逛之时。西州官员频频串联,一个接一个地拜会刺史曹余。所谓赵家闺女被骑曹糟蹋的案子,便是包括曹余在内的不少人精心炮制的局。
这个局设计得有点粗糙,所谓糟蹋,所谓酒后失德等等,双方查证对质后根本不值推敲,可是曹余还是布下了这个局。他并不介意这个局如何粗糙,因为李素太年轻了,年轻到令曹余放下了防备,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遇到这种恶心事。除了手足无措辩无可辩,还能怎样这种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事,他敢向长安密奏吗最后无非满怀一肚子委屈愤懑,领着他的千人骑营灰溜溜跑回长安,躲在他老爹怀里哭诉,而西州,仍旧是他曹余的西州。
曹余的算盘打得不错,说到底,他并不了解李素是个怎样的人。他所听说的李素,是长安城里那个文采飞扬的李素,是偶现灵光造出火器助唐军收复松州的李素,也是那个愣头青一样写篇文章骂了皇帝陛下,被陛下贬谪到西州的李素,曹余眼里的李素,是个不成熟的失败者,这种人混在官场,寿命大抵不会很长,因为迟早会被人坑死。
正在被人坑的李素显然没有被坑的觉悟,他在笑,而且笑得很开心,英俊的面容绽放着阳光般灿烂的笑,露出的满嘴白牙在阳光下发出亮瞎狗眼的白光。
不知为何,曹余觉得李素的笑容很刺眼,很讨厌,恨不得一巴掌乎上去,把眼前这张讨厌的笑脸抽变形。
“李别驾,本官知道骑营犯了错,你难免有护短之心,可这件事太大了,你护不了的,本官劝李别驾还是尽快把真凶交出来,莫伤了你我同僚和气,也莫伤了满城百姓的民心。”
李素淡淡朝辕门外的百姓们瞥了一眼,道:“下官还是那句话,莫须有之事,何来真凶”
曹余目光朝后一瞥,嘴角噙着冷笑,道:“李别驾,苦主的爹娘亲眼见过真凶,何妨让他们入营看一看,将真凶指认出来,天理公道,一眼分明,别驾以为如何”
李素伸出小拇指,掏了掏发痒的耳朵,懒洋洋地道:“大营有大营的规矩,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想进就进,大唐军营威仪何在曹刺史,怕是对不住了,这座大营,谁都不能进。”
当着众多人的面,李素的拒绝令曹余脸上挂不住了,尤其是他发现事发后这位十多岁的少年并未见如何慌张,仍旧是那一副欠抽的慵懒模样,什么事都无所谓,什么事都不在乎的样子,让曹余心里忍不住开始怀疑,这个针对他设下局,……真的有用么
“李别驾,民不可欺,别驾切勿自误,乱我大唐律法!”曹余的语气渐重。
“曹刺史,律法不是你说了算,拿出真正的人证物证,让我和骑营将士心服口服,我大营自可任你进出来去。”
曹余大怒:“你太失礼了,便是这般对待上官的么”
李素不答话,却嘿嘿冷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