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风流 > 152 走马学校射营中(上)

152 走马学校射营中(上)(2/2)

目录

荀贞闻宣康此问,不动声色,问戏志才、荀彧、荀攸等人,说道:“卿等以为如何”

戏志才颇是安然,摇扇说道:“长安时局变化不定,然各种变化,只要不牵涉到根本,都不过是遮眼的烟云罢了。以忠愚见,河南尹方面,宜当以不变而应万变。”

宣康若有所思,说道:“不牵涉根本,遮眼烟云”

戏志才说道:“关中灾荒的情况有否得到缓解、李傕诸贼所部的战力是否得到恢复、袁本初会否倾向李傕诸贼,共与明公为敌,此三条,是为根本。舍此以外,皆烟云耳。河南尹具体的守战之策,咱们已经议论多回,只要此三条根本未变,则咱们议定的对策也就没有必要改变。眼下看来,这三条根本是没有变化的,是以守战之策,忠愚以为,亦无须变也。”

荀彧以为然,但也有自己的认识,补充说道:“志才所言甚是,不过现在马腾又被击败西走,两次战败,马腾对李傕诸贼的威胁已大为减轻,前时不是闻报说骆业私通张济,张济似有意出兵洛阳么李傕诸贼纵不会大举用兵河南尹,然会不会给张济增援,叫张济犯我河南尹这点,却也不可不防。”

徐荣、程普早在尚未击败张扬、张郃时,就得了斥候谍报,报说弘农郡的张济聚集兵马,如有攻河南尹之意,只是后来,应是因张扬、张郃兵败北遁,最终张济没有发起这场攻势。

荀贞稍作忖思,赞成荀彧的意见,说道:“文若此言亦不错。”问道。“文若,那依你之见,该做些什么样的相应部署为是”

荀彧说道:“一则,阿兄现已正式把幕府治所迁到了昌邑,从阿兄来到昌邑的步骑兵马计达万五千之数,不妨从中择精卒三到五千人,调驻陈留郡。这样,既可进一步地镇压郡中,以慑不服,及防备冀州和河内郡扰边,也可在河南尹突遭战事的情况下,及时地驰援河南尹,同时较之把兵马直接调驻河南尹,又能节省不少转输粮秣的路上损耗,一举三得是也。”

荀贞现下在陈留郡的驻兵两千左右。

两千兵马,镇戍一郡,按理说该是绰绰有余,可陈留郡的状况有点特殊。

首先,陈留郡西边的南部与河南尹接壤,北部与河内郡接壤,西北边界距冀州的邺县不远,其郡西的整体形势并不安定。其次,张邈在陈留郡为长吏多年,其人虽无特别的才干,然对待士人甚是宽厚,扶危济困,不愧他当年“八厨”之一的名号,因而他在陈留的名声不错。陈留郡的士人、豪族,时至於今,私下和张邈通书信的为数仍尚不少,换言之,境内实际上是存在隐忧的。

——袁绍之所以把张邈、张超兄弟弄到邺县去,如前所述,一个缘故也正就是因为此点。

再则,陈留和东郡两郡是兖州诸郡中最晚被荀贞拿下的,荀贞现对这两郡的掌控都还较为薄弱,虽然荀攸从这两郡征辟了十余士人入州府,但十余人说实话不多,而且荀攸原本征辟的不止十余人,还有四五人,却是拒绝了荀攸的征辟,故而荀贞在陈留的统治基础犹尚不稳。

是以,两千的兵马驻扎,尤其随着河南尹可能即将会出现大的争夺战事,渐渐已显不足。

往陈留郡增派驻兵,是早晚的事儿。

既然是早晚的事儿,那么何不干脆现在就增兵过去不费什么事,只是把需做的事情提前做了而已,并且如荀彧所说,还能起到守边、增援河南尹的作用,确是一举三得。

荀贞便就同意了荀彧的建议。

荀彧接着说道:“二者,阿兄遣赴洛阳的后续援兵已到洛阳,这批援军的将校多与徐荣不相熟,这批援军的兵士也是分别来自不同的州郡,且有黄巾降卒,平时尚可,一旦出现大战,或有可能会出现指挥不协、配合不力等现象,因彧以为,宜檄令徐荣,命他趁现下无战之时,多与诸将熟悉,多熟悉诸将部曲,多使先后抵达洛阳的诸部联合作些演练,以能尽快地使洛阳现有之全部驻兵磨合完成,做到‘知己’为先。如此,战端开时,内无忧矣。”

第二批援赴洛阳的部队,上个月中时,就已经尽数到达洛阳。

这批援兵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王融、公孙犊部,一部分是吴霸部。

王融、公孙犊是泰山郡人,他俩是在荀贞攻打泰山郡时投附荀贞的,其二人所部兵俱泰山郡人。吴霸本是汝南黄巾的渠帅,为李通所败,因是成为了李通的部将,其部兵都是汝南人。调王融、公孙犊部到洛阳,是因为王融的亡兄王匡,曾在诸侯讨董时任过河内太守;调吴霸部到洛阳,是因为而下吕布早已被打退,汝南毕竟是孙策的地盘,不合适再留驻太多荀贞的部曲,而李通拥众七千余家,有壮卒万余人,这个数目不免太大。

荀贞从谏如流,亦接受了荀彧此议。

於是命幕府长史袁绥、司马宣康,从随军改屯到昌邑的兵马中,选择敢战三千人,即日调驻陈留郡;又令主簿陈仪起草檄令,命徐荣加紧与到洛的别部援兵之将士熟悉,命他集中各部,多做演练,以在将来的河南尹此战中能够打出好的配合,檄文写就,亦当日发出。

——荀彧的这第二个建议,实是非常重要,也非常需要。别的不说,只语言这块儿,王融、公孙犊帐下的泰山将士和吴霸帐下的汝南将士,如果不叫他们互相多做熟悉,恐怕连对方的方言,对方在说些什么,他们中的另一方都听不懂。此两郡多山,方言均是较为难懂的。

……

这天晚上,州府堂中,荀攸设下酒宴,为荀贞等接风洗尘。

陈芷诸女已经住进了新幕府的后宅。

在他们到前,荀攸派人把新幕府后宅上上下下又重新打扫了一遍,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各种家具设施也都备得齐全,可以直接入住。

不过,陈芷等从郯县原住处带来的旧有的东西不少,唐儿还果真把她种在郯县州府后宅院中的花树给移植过来了好些,所以荀贞这边在州府堂上和众人谈话、喝酒,那边幕府后宅陈芷她们指挥婢女忙个不停,一直忙到二更天,荀贞微醺,从州府来到幕府后宅,还没有收拾完。

院中灯火通明,十几个婢女来来回回,出出入入,把带来的各样旧有物事,搬放到陈芷做主分给诸女各自居住的屋舍;唐儿带来的花树,才种下不到半天,翻出新泥。

荀贞看到这一幕,入到陈芷屋中,笑与她说道:“何必如此着急叫都歇了去吧,没做完的,明天再做就是。”陈芷应了声诺,待要出去吩咐,荀贞又把她叫住,说道,“为我取纸笔来。”

陈芷亲取了纸笔过来。

荀贞拿住笔,可不正是曹操送他的赵国兔毫笔看了看纸,摇头说道:“我要写大字。”

陈芷顿时醒悟,明白了荀贞的意思,就又取了写大字的大毛笔、长幅呈来。

荀贞抓住毛笔,蘸足墨水,依旧用楷书,运笔如飞,写下了两幅字。

一幅“汉贼不两立”,一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却是言出必践,如他此前所言,到新幕府之后,他要把这两幅字写出,挂到幕府堂上。

写罢,荀贞把笔丢下,吩咐陈芷,说道:“明日叫婢把这两幅字送到前院堂中,给我挂上。”

陈芷微笑着应了声是。

荀贞换提兔毫笔,叫陈芷又取信纸来,铺开桌上,略微斟酌考虑。

陈芷问道:“夫君,给谁写信”

“三辅的局势出现了点变化,我得把这变化告诉伯符。此回迁治昌邑,伯符给我送了贺信、贺礼,我也得给他回封信,回个礼,以示谢意。”

从昌邑到豫州汝南郡的平舆,只有四百里地。出昌邑南下,过济阴郡的东部,进入豫州,再过梁国、陈国,便入汝南郡,再经汝阳、南顿两县,即至澺水北岸的平舆县城。

荀贞的回信和回礼,几天后,於二月初的这日,到了平舆县内的孙策军府。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