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上篇(1/1)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二章 问话场景2:瞬间说服对方:由嘴及心的操控术
第四节 层层剥笋有术,步步紧逼有方
迷你场景屋:
面对一时不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巧妙的问话由浅及深,层层递进,最终解决问题。
问话故事会:
有一天,孟子觉得齐宣王有些作为并不能与一个好国君相称,于是对齐宣王说:“假如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不知道孟子的用意,于是非常干脆地回答说:“和他绝交!”
孟子又问:“军队的将领不能带领好军队,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也觉得问题太简单,于是以更加坚定的口气回答:“撤掉他!”
孟子终于问道:“一个君王没有把国家治理好,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这才明白了孟子的意思——国家治理不好,应该撤换国君。虽然他不愿接受这种观点,但是在孟子层层剥笋的巧妙言说之下,也只有接受这种观点了。
妙问解疑:
曾经有这样一个著名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有沸水的锅里,它会在瞬间跳出。如果把它放到冷水的锅里,再慢慢加热,等到它觉得忍受不了水的温度再想跳出时,已经无法动弹了。
这个实验的方法运用到说服别人的时候就是层层剥笋,步步紧逼。有的人为了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往往会在最开始的时候问一些看似跟主题无关紧要的话,被问者也是非常不在意地回答,到了最后,当被问者突然意识到问话者话里有话的时候,为时已晚,他已经掉到对方设的陷阱里,爬不出来了。
故事里就是这样,孟子给齐宣王提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有内在的递进逻辑,与齐宣公的关联程度也越来越深。刚开始齐宣王没有意识到孟子问这些话到底是因为什么,前两个问题的目的性非常模糊,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提出,他才顿悟:原来,孟子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提醒我啊。
这种说服法就像剥笋。笋在成为竹子之前,有多层外皮包裹,剥笋时总得一层层地剥开,才能剥到所需要的笋心。所谓层层剥笋,就是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紧扣主题,从一点切入,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层展开,直至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达到让对方就范的目的。恰当地运用层层剥笋术,可使我们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入,增强我们语言的说服力量。
说服别人是要讲究技巧的,如果孟子一开始就提出第三个问题,齐宣王非但不会改,反而可能会加罪于他,这就得不偿失。层层剖析,由浅入深,不但可以在最开始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还可以顾及对方的接受程度,慢慢地将对方“吃进”。